麻花鉆是根據(jù)標準麻花鉆生產(chǎn)的,麻花鉆由柄、頸部和工作部分構(gòu)成的。有6種角度的鉆頭,不同的角度在鉆孔精度和效率之上有一定的差異。由于麻花鉆的直徑受孔徑的限制,由于螺旋槽可使鉆芯變細,鉆孔的剛度很低,鉆孔的導向不明確,孔的軸線容易偏斜。因此,使得橫刃定心困難,令鉆頭產(chǎn)生移動,結(jié)果就是孔的形狀與位置存在較大誤差。另外,由于麻花鉆頭前后曲面面相同,且刃口各點前后角度曲線不同,造成切削條件差,速度不均勻,最終造成鉆頭磨損大,鉆孔精度低。最終一點是鉆頭曲線造成切削速度不均勻,容易產(chǎn)生螺旋狀碎屑沉積在工件之上,碎屑與孔壁產(chǎn)生擠壓摩擦。
正確刃磨切削角度及提高表面粗糙度:鉆頭與鉸刀比較,有相似的地方。如有兩條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,副切削刃呈螺旋形,并有刃帶和倒棱,可以增加切削的平穩(wěn)性。只要將鉆頭的切削角度及表面粗糙度,參照鉸刃的要求加以改進和提高。基本上就具備了類似鉸刃的條件,所以能擴鉆精度較高的孔。磨出第二頂角。根據(jù)加工材料的不同一般2≤75°。例:加工鑄鐵類時,22=75°,加工鋼類時22=50°。新切削刃長度約為3~4mm,并將它和副切削刃的連接處,用油石研去0.2~0.5mm的小圓角,也可將外緣尖角全部磨成圓弧刃。特別注意:兩條新切削刃要對稱,這樣就可以形成粗、精加工的聯(lián)合切削刃,減少切削厚度和切削變形,提高修光能力,改善散熱條件,有利于提高孔的表面粗糙度。磨出副后角。在靠近主切削刃的一段棱邊上,磨出副后角a01=6°~8°,并保留棱邊寬度為0.1~0.2mm,修磨長度為4~5mm,以減少對孔壁的摩擦,提高鉆頭壽命。磨出負刃傾角。一般刃傾角l=-10°~-15°,使切屑流向待加下表面以避免擦傷孔壁,有利于提高孔的表面粗糙度。后角不宜過大,一般為a=6°~-10°,以免產(chǎn)生振動,增加穩(wěn)定性,提高孔的精度。切削刃的前、后刀面用油石研磨,使其粗糙度達Ra0.4。